名人效应(转)

转载自网络,侵立权

同一句话,从名人口里说出来更会让人更加尊敬,并更愿意思考并认同。
如果从普通人口里说出来,则更容易被忽视,甚至反驳/否定。

所以,很多人说话的时候,会采用以下句式:

某某名人曾经说过:bla…bla…

这样听者会更容易放下防备,并认真思考这句话的意思,甚至无条件的接收这句话的内容。
如果和听者的见解一致,还会产生“xx名人真有境界”的感想。


理论分析讨论

以下引用知乎答主 Chris Xia 的回答:

同样一句话S,表达同样的命题P、同样的含义M(包括P的本身含义和S的内涵义,也就是“言外之意”),由一个普通人A、和一个著名人士B(我们这里假定B的著名在于其在某方面X话题的公众影响力,而S的话题可以不限于X话题,可以包括别的内容)说出来,由同一个听者群H接收。为什么H会感觉,B说出来的S就是比A说出来的S听着有道理?

这是个非常完美的控制变量的背景,如果我们对比,唯一的变量就是A和B的出名程度,也就是公众影响力。除此之外,一切都一样。

那么原因只有一个,就在于A和B的身份差别对听者群H的影响和心理暗示

法国人类学家、心理学家Dan Sperber曾经提出过两个理论:

- Epistemic Vigilance认知警觉

epistemic是“认识论的”,vigilance是“警觉、警戒”,大概可以翻译为“认识警觉性”。

Epistemic Vigilance这个概念是说人类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天生就有警觉性,会通过一些手段来判断信息是否可靠。如果说相信的反面是不相信,那么epistemically vigilant的反面不是单纯的相信,而是盲信。盲信是个很有意思的情况——哪怕对方说的有错误的地方,你也无法注意到,或者是选择性忽视它;而如果是对方说的正确的,就会被无限放大成世界真理。Sperber的一大论点是,人类天生就具有这种在认识上的警觉性;那么我们为什么还会出现“错信”、“盲信”的现象呢?

人类在判断信息的可靠性的时候,会衡量信息来源的两个方面,一个是信息源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提供相关的信息,另一方面则是信息源有没有正面的意愿来提供相关的信息。
简而言之,就是其一,和你说话的人有没有权威,其二,和你说话的人会不会骗你。Sperber et al (2010) 的论述里主要着重的是第二点,也就是如何判断别人在骗我们;但是我们在这里抛开第二点,只考虑说真话、愿意和你交流的情况。那么,在这个情况下,真正起作用的就是第一点:信息源有没有能力提供相关的信息。

- Guru Effect大师效应

也可以翻译为“上师效应”,Guru这个词本来就来自于印度教、藏传佛教的“上师”这个称号。
简而言之,就是说话者的身份差别对听话者造成了心理暗示,听话者只要知道了说话者的名头,就会默认或者相信“他说得对”或者“他说得就是比别人有道理”,在预设前提的情况下再对这句话进行深层次的解析。最终导致H对B所说的S进行了更多的分析和领悟,自然感觉比A所说的S“更有道理”。

所以,从人类学分析的角度来说,听到名人就自动进入盲信状态是很正常的。

再回顾一下之前提到的场景:同样一句话S,表达同样的命题P、同样的含义M,由一个普通人A、和一个著名人士B说出来,由同一个听者群H接收。

当A和H相对没有那么熟悉的时候(比如说,只是一般朋友或者同学、同事,不是死党、伴侣——父母子女的案例在中国家庭里很有意思,我一会儿再说),H并不能确定A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提供相关的信息:也许A有着一手知识(实践得来的),也许A有着可靠的二手知识(读书得来的),也许A也是道听途说来的,或者说A只是闲扯(英语里所说的bullsh*t,此处不考虑是否有欺骗的因素)。因此H会怀疑A是否能在这方面发表出得当的意见;如果A提出了一个新的论调,H会怀疑A的论调是否真实可靠,如果A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,那么H会怀疑A的方法是否有可行性。

但是B,B作为“著名人士”,H是知道这个人的背景的。
B的著名在于其在某方面X话题的公众影响力,那么H至少会知道,B在X方面有着足够的能力提供相关的信息。如果A和B同时就X方面发表一个同样的命题P,那么H在内心肯定会更倾向于赶紧认同B——因为B是专家嘛,而对A则会抱有怀疑。
同时,当B在X方面出名的时候,H也有可能会把B的能力扩展到其他方面Y、Z、W上(注:这很危险)。最后就导致了一个问题:不管在哪个方面,A和B同时说了一句同样的话S,H会更加倾向于赶紧认同B,而对A抱有怀疑。

所以说,名人不是白出名的;名人的出名意味着大家对他的能力和公众影响力有所认可,所以当他说话的时候,大家的epistemic vigilance会降低,也就会更容易接受名人所说的话。

甚至,听者会产生“有道理、有境界”感受/反馈。
两句同样的话,凭什么一句会比另外一句有境界,“境界”到底是什么?
这就是Sperber所说的“大师效应”。作为心理学里研究人类学的、人类学里研究心理学的、稍微还研究点语言学的,Sperber最早用这个现象来形容一个问题: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萨特、拉冈、德里达听起来都特别牛逼?
一个人从另外一个人那里认同一种道理,可以有两种方式:

  • 一种是被论辩(argument)说服(比如,现在的文章)
  • 一种就是权威(authority)
    一旦有了权威,即使听者H并不完全明白S是什么意思,也会全盘接受,而在认同的基础上,听者甚至会加以迎合,改变自己的看法,或者用自己认为对的办法解读S。这种理解之外的思考和解读,我们就简称为“境界”。
    Sperber当时从Andrew Woodfield那里借了这么一个例子:有个小女孩Lucy在小学上自然课,老师和她说“黄瓜里有95%都是水”;Lucy很清楚水是液体,但是她也同样很清楚黄瓜是个固体,当她发现自己的认识没办法趋于统一的时候,她就会因为老师的权威而接受老师的说法。
    这在成人身上也很常见:一个“朋友”,相信《水知道答案》里面“你对水说好话,水就会结出漂亮的结晶,你对水说不好的话,水就会结出难看的结晶”的说法,我和她说这个论证有问题,她说“这可未必,那是因为还有你不知道的世界”,后来我一生气把Caltech一个有关水结晶的科普网站 Snowflake Myths and Nonsense 给她看了,她才说“哦,那看来那本书可能是错的”。
    这就是因为在她认为,江本胜比我这个搞语言学的在这方面更为权威,而很显然Caltech的物理学家比我和江本胜都更权威。

家庭案例

引用知乎答主 何周洲 的回答:

如同我妈,很多道理我跟我爹都说过。当时她是找各种理由反驳。突然有天她不知道又听谁说了,她又来照着这么做了。
打脸全然无知

为什么?
因为在中国的传统家庭认知里,除了特殊情况,一般来说,父母都在有形或无形地扮演着子女的权威,子女却不能反过来作为父母的权威。
实际上,当子女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,他们虽然和父母之间关系亲近,但在“权威度”和“置信度”上是远不如父母的平辈同事、朋友的。

同样一个观点,父母的同事和孩子提出来,要夸的话一般会夸同事,要打压的话一般是打孩子;而我也听过有朋友和我哭诉说“在家里和爸妈看电视,前一秒钟我说我自己想某件事应该是这样,下一秒电视里讲了一个名人的看法,我本来以为家里会夸我的,结果他们说一定是我从哪里看的,说我撒谎骗他们是自己想出来的,我觉得特别冤枉”。
当然,如果你家里特别西化,不存在“父母权威等级高于孩子”的情况,那么这种现象一般很少见;欧洲家庭一般就很少见。

那么,什么是特殊情况?
举个自己的例子。在我大三到我硕士毕业这三年里,我和我爹就“汉语和英语比哪个更逻辑、哪个更精确、哪个更科学”这个问题前后吵了三年(不过我平时不在家,所以其实是三个暑假);我妈一直是我们的裁判,她觉得谁说的能说服她,谁就赢了。
前两年里,一直都是我爹占着微妙的优势,直到我硕士结业回来的第一次争论之后,我妈说,“我觉得还是我女儿说得有道理。”从此我爹也没再和我争过。

前后三年,我和我爹的论调一直都没变过,论据也很少有变化。
唯一的变化是,我的语言学硕士读完了。

稍微总结一下。
同样的一句话,由著名人士和普通人说出来,会收到听者的不同评价,这是因为听者根据二人的身份下了判断。

有名的人,因为他们在某方面的专业和名气,让他们受到听者的信赖,所以听者会更容易接受他们所说的那句话;在接受的基础上,受到名人的权威影响,同样一句话就能让听者费心去迎合、解读,因此也就有了所谓的“境界”

反过来,没有名气、没有权威的人所说的,自然不会让听者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。

以上提起Dan Sperber的Epistemic Vigilance和大师效应,为什么你就会觉得“啊,这个听起来有点道理”?
如果周围朋友说“因为名人就是出名所以大家都信他”,你还会不会有如此心安理得的感受?

我们无论再怎么“客观”,也都已经陷入了人类的怪圈,咱们谁都别把自己择得太干净就好。

原作者知乎答案编辑于 2014-05-18 08:03,转载中略有调整。

原始问答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795415


思考

人类每一天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大,而思考问题的过程又是极其消耗能量的,所以人都倾向于少思考以借阅能量。为了简化问题,提高效率,生活中先会快速做一些判断分析,找出“名人”“大师”,无论主动或被动的认可一些大师。

然后,将“名人”“大师”说的都当成对的,不再去考虑具体问题的实际情况,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集中精力去处理自己需要应付的难题。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,尤其是某些涉及自身重大利益的问题,盲目的听信“大师”的言论,很可能被人利用,被人诈骗。

比如说20年前电视台的炒股大师,近年来的微博金融大咖,房产投资大神。
这些大师通常是掌握了更多知识的相关行业从业人员,一方面在互联网分享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,另一方面也发表一些软广告(赚钱)。当真正涉及到大额投资的时候,这些大咖是能够一定程度影响大量受众的,这个时候,如果粉丝仅仅听“大师”说话,而不独立思考的话,下注的时候就很可能被人带偏,掉坑里。

要避免这些风险,就要做到主动思考,特别是利益相关的问题,一定要多方求证,避免被人忽悠。